〈小小小事〉
場景:小酒館
人數:九位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瑣碎情感,對你、我、他/她而言,有時卻是最重要的「小事」。
乃璇說,她是在大學畢業後才開始玩樂,這之前是個有門禁的女孩。有段時間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想嘗試連續夜生活一個月,看看如何。在夜店裡發現,那裡頭有很多角色,譬如調酒師、酒醉的女生、不斷穿梭在人群中的人、歡樂群體中顯得特別落寞的一個人、獨坐旁邊的孤獨者……。「不一定真的有什麼故事,但看著那些在不同位置上的人、走動的人,就可以自己給他們一個故事。」我們在一家餐廳中聊天,乃璇指著旁邊的人這樣說。
乃璇喜歡三、四零年代的裝扮,喜歡碧娜.鮑許的〈穆勒咖啡館〉,喜歡爵士樂,老是喜歡比她小的男生。朋友看過〈小小小事〉後告訴她:「那根本就是妳的愛情觀!」也有人說:「像是在追求一種妳得不到的感情。」
〈小小小事〉總和了乃璇生活中的觀察、她喜歡的事物、她的經驗、她的愛情。但也不僅止於此,因為找了九位來自不同背景的舞者,在〈小小小事〉的編舞中,乃璇也依著九位舞者的特質和經歷,賦予他們不同的角色、動作。排練過程中,他們花了很多時間一起討論、一起聊舞,設定每個角色的人格特質等。
〈小小小事〉是乃璇就讀舞蹈創作研究所時的畢業製作,去年首演。她在畢業論文中以愛情為綱,分析論述編舞過程和這支舞。她說,和這群舞者排練的過程就像戀愛,舞者們都是她的戀人:學習坦誠以對,也有摩擦,最後要互信、互相肯定,甚而彼此承諾。這不是說說而已。排練過程中,他們每週一晚上分享各自喜歡的電影,
有時煮飯共食,集體在乃璇家過夜,隔日再繼續回到排練場排練。他們經營的不僅是編舞者及舞者的關係,更多的是好朋友之間的親密情感與信任。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不能回頭,並且在途中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麥穗,但只可以摘一株,柏拉圖覺得很容易,充滿信心地出去。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最後,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卻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棄,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才發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愛情。愛情是一種理想,而且很容易錯過。』」乃璇以這段話作為論文開頭,也是她創作〈小小小事〉最初的想法。她想從生活中的點滴事件來說明「存在」,快樂的事情、悲傷的時刻,從她和大多人都有的共感中,體現生活中看似舉無輕重,卻可能重要的片刻;說出來太多、不說出來又太少的那些,存在。
「我真正下定決心編舞是兩天前的事。」聊天過程中,乃璇此話一出我下巴簡直要掉下來。然而細想,誰不是這樣,三十歲上下正是對任何抉擇最徬徨最紊亂的時候吧。我與乃璇年紀相仿,很能體會,只是她勇敢地這樣說出口。她說,最近腳受傷讓她好一陣子無法跳舞,直到前兩天非跳不可,她才終於體會到:「天哪!我就是要幹這一行。」於她而言,很多說不出口的話,只能藉由跳舞來說。愛情,對許多人來說都是生命中好重要的事,對我面前這位水瓶座接近雙魚座的女孩—楊乃璇來說絕對是。有人以書寫,有人以戲劇,以各種藝術創作形式表現愛情;而從小學習舞蹈的她,終究還是想要透過舞蹈來闡述這些難以言說。
文/許雁婷
圖/陳長志
《小小小事》
編舞:楊乃璇
共同創作/演出:左涵潔、蘇品文、張堅豪、林素蓮、林擎天、鄭絜真、崔台鎬、熊 婕、張汶皓
音樂設計:周莉婷、劉康爽
舞台設計:鄭烜勛
「我們夢想,有天能讓所有的人從心裡喜愛真正的自己,而這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小小小事》是創作者對於日常生活小事觀察的總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瑣碎情感,對你、我、他/她而言,有時卻是最重要的「小事」;表演者的多元背景和彼此之間的交流互動,讓舞作設定的場域「小酒館」更增添了許多個人色彩,值得期待。
楊乃璇|「用最想要的方式,來擁抱最不可能的人。」
臺北藝術大學舞創所、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畢。
2012年 於新人新視野林素蓮作品〈細草微風〉演出、黑眼睛跨劇團鴻鴻導演詩集〈仁愛路犁田〉發表人力飛行劇團黎煥雄導演〈台北爸爸紐約媽媽〉擔任動作設計;2011年,曼菲獎學金得主赴美研習、莎妹劇團王嘉明導演〈back
to the 80's - Michael Jackson〉巡迴演出、LUMI
DANCE SCHOOL 3rd SHOW 創作演出;2010年,WDA獎學金得主赴美發表作品〈11:17pm〉、臺北藝術大學洪千涵導演作品〈群盲〉擔任動作設計;2009年,美國舞蹈節赴美研習。
12/7-12/9《創造-下一個風景》
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