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下一個編舞計畫

顯示具有 2014 純 舞蹈 : 編舞者受訪專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4 純 舞蹈 : 編舞者受訪專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那當下的純 , 是身體的單純和自由 / 王玟甯

關鍵字:單純、好奇、誠懇—王玟甯













跳舞、感受、探索...............那當下的純 , 是身體的單純和自由



文/許雁婷


王玟甯,十九歲,是這一屆「下一個編舞計畫」中年紀最輕的編舞新鮮人。玟甯不僅是個從小跳舞的女孩,還是個好奇寶寶,高中畢業以後,剛剛開始能夠自由運用自己時間的大學生涯,她沒有忙不迭地參與社交活動、四處遊玩,到升大二前的整整一年間,玟甯不只跳舞,還幫許多藝文團體攝影拍照,參與劇團,以各種藝文活動填滿自己的每個假期,總想學習、吸收更多,還要更多,不輕易放過任何機會。

Q. 為什麼投件「下一個編舞計畫」?

玟甯:看到徵件公告後,就覺得可以試試看,是我個人第一次投件,其實沒有想太多。到最後一天有個很強烈的感覺,一定要做這件事,就到我們教會樓上嘗試即興,錄下影像。即興幾次以後有個感覺,我都用「手」在帶動。

看到純的第一個反應是開心的,感覺可以很單純地跳舞、感受、探索。剛開始不了解策展人意謂的純是什麼,我那當下的純是身體的單純和自由。




Q. 妳的作品《手》在談什麼呢?

玟甯:我一開始是想做觸覺,手是最直接的器官連結。我也看了一本書《感官之旅》,裡面有一段講到嬰兒的實驗,分作兩群早產兒,有被拍背、按摩服務的早產兒,長得比較快。有觸摸才有接觸、有接觸才有感情,更進一步可能有性,再來會傳宗接代,觸摸其實是一件重要的事。所以一開始是想朝向觸摸、觸覺這方面去探索。後來比較想走比較感性的方向,觸覺變得不是最主要的事,而是以手作為媒介,讓觀眾看到「長大」這件事。現在作品的核心是成長。


Q. 希望觀眾怎麼看妳的舞作?

玟甯:希望觀眾可以看到這個(成長的)過程,大家能有共感。但如果觀眾有不同的感受或反應,我也蠻期待有不一樣的聲音,可以讓我思考。



Q. 妳在「下一個編舞計畫」中的創作過程?

玟甯:剛開始跟書毅(策展人)工作其實有點緊張,因為會一直被問為什麼。我是一個非常直覺的人,走在路上就會想到很多事情,也很有好奇心,對我來講,我會想把很多東西串起來,但要合理化,在這過程可能會需要丟掉一些東西。我的階段就是在把素材合理化,但書毅會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剛開始我只覺得:就是想阿。但後來會去思考,在想為什麼的過程中,可能會幫我過濾,讓留下來的東西更有意義。一開始其實是在塘塞他的問題,很痛苦,哈哈。後來就找到自己對舞蹈語言的「翻譯」方式,是後來累積下來的東西。





Q. 妳從什麼時候開始編舞?

玟甯:高三開始,為了畢業展。以前(高中)編舞一定要有原因,老師總是會問為什麼,所以我不敢多嘗試,因為回答不了老師的為什麼。但我想嘗試阿!我覺得這個為什麼不是現在就要回答,雖然當時編舞回饋的成就感是大的,但就覺得編舞只是為了給大家看到好看的東西。後來看了很多不同表演後,才覺得有時候創作者根本不會太看重觀眾怎麼想,或者喜不喜歡,他們就做自己想做的事。為什麼我一定要讓觀眾喜歡我?雖然還是會在意。

Q. 還想繼續編舞嗎?

玟甯:會,我覺得用創作讓大家看到我這件事情好玩,我會好奇別人怎麼透過創作看我。



Q. 聊聊妳跳舞以外的其他興趣。

玟甯:上大學以後蠻自由的,相對就有很多時間可以去拍照、看很多舞、上很多舞團課、去劇團啦。出去越多,就會發現自己看的事情真的很少,慢慢認識很多人,也累積了一些作品集。也會發現,創作者不會因為做他們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沒有觀眾喜歡他們,還是會有他們的舞台。於是把眼光打開一些。

我喜歡跳舞、演戲、拍照。我有參與一個劇團叫「知了劇團」,一人一故事劇團,是非常治療性的表演方式,由觀眾講故事,演員把觀眾的故事演出來。是高中的戲劇老師領我入門的,我覺得對我的表演和思考也很有幫助,而且要學習很有觀察力。而且團員來自各個不同領域,有媽媽、電子新貴、手語老師,也有科班出身的演員,因為領域不同,分享的東西、故事也很不相同,所以非常好玩。

我從小就很期待照片被沖洗出來的樣子,開始拍照是因為我哥學設計,曾經買一台單眼相機,後來沒在用,我就拿來玩了,那時候我高三。每天就背著那台相機拍同學、拍舞蹈,試著從自己希望被拍攝的角度去拍攝別人。



Q. 妳的「下一個」是什麼?

玟甯:出國跳舞!

玟甯:最後我還想補充,有一個影響我很深的人,是陳星合(太陽馬戲團團員)。他在還沒正式進入太陽馬戲團之前,曾經來我們學校演講,講關於夢想這件事。當時我高一還傻傻的,他在演講快要結尾了,突然問大家的夢想是什麼?沒人回應,他就指向我,我沒想太多就回答:「就一直跳下去吧。」他從包包裡拿出一顆水晶球送給我,我就醒了!後來我不斷想:剛剛那回答,好像沒那麼簡單。於是回家後我找他的臉書私訊給他說:「老師我覺得我的夢想沒那麼簡單。」從那開始可以跟他分享很多,他給了我很多勇氣。

他還說過一個故事,之前有個法國人來台灣表演雜耍,當時他英文很爛,但實在太想學雜耍了,就用很破的英文跟那個法國人說:「我帶你臺北一日遊,你教我玩雜耍。」後來就成真了。我想,他語言不通,都敢了!如果說得都是中文,那有什麼不敢發問?勇氣就這樣慢慢被培養起來吧。只要是誠懇的,讓人感覺妳是真心想學的,我相信沒有人不會告訴妳。這個態度是他灌輸給我的。


-----------------------------------------------------------------------------------------------------------------------
<下一個編舞計畫 III 純.舞蹈 > -  http://youtu.be/Xy07OqTmsaM
透過新世代的八位編舞者,發現嶄新、純粹的可能,尋找當代舞蹈新觀點。
雙週演出!一起期待!

* 9/26~28 創造 - 下一個風景* 
 邀請三位持續創作的編舞家謝杰樺、田孝慈、林素蓮,提出他們對於「純‧舞蹈」的個人思維與社會實驗,他們將會以什麼啟動身體,表述自己的舞蹈觀點,又或是現當下心中的結論?
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oK4bYlG1GfzAxPNgfuUl%2Fw

* 10/3~5  發現 - 創作新鮮人*
從六十七件作品中選出五位風格獨特、具實驗精神、自由冒險的編舞新秀林修瑜、吳宜娟、劉彥成、蘇品文、王玟甯。
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oK4bYlG1GfxQ384NJMGKLw

(* 雙週套票:同時購買《創造─下一個風景》+《發現─創作新鮮人》可享優惠價850元 (點入後選取"相關套票優惠")

演出地點 :  華山1914文創園區 中二館 果酒禮堂

策展人 : 周書毅
===========
周先生團隊製作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不能做我喜歡的事,才是令我害怕的—林修瑜



她的《一刻》像是一個二十三歲的女孩駕著一葉扁舟,搖搖晃晃划向,又能不偏不倚地抵達湖的中心,有點驚險,還在尋找,但有屬於她的平靜。


文/許雁婷


第一次看修瑜排練,她剛結束周先生與舞者們的《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舞蹈旅行演出,再次回到自己在「下一個編舞計畫」中的作品《一刻》。其實修瑜的膚色不算黝黑,僅僅是相較於周先生與舞者們中的其他舞者來看,色階深了一點,但總想稱她「黑珍珠」,想想重點不在黑,而是珍珠吧。她的樂觀開朗,想到她總一副露齒笑容的開懷模樣,何其珍貴的一個青春舞者!她是林修瑜,去年(2013年)剛從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一刻》是她畢業後第一個正式發表的舞蹈編創作品。




成長背景

修瑜五歲就開始進舞蹈社學舞,國中、高中念舞蹈班,大學念舞蹈系,成長的路上她果斷而毫不遲疑地總是選擇繼續跳舞。大學畢業前夕,面對決定繼續在舞蹈路上前進的修瑜,媽媽很憂心女兒是否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但對修瑜而言,找工作並不困難,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才難。「不能做我喜歡的事,才是令我害怕的。」修瑜說。

修瑜成績好,大學擔任學生會會長,一直是師長眼中的乖孩子、好學生。畢業後也持續參與不同計畫,試圖釐清自己和不同編舞者、舞者一起工作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持續向幾個平台投件,尋找更多編舞創作的機會。


(2013 花蓮)


舞蹈生涯轉捩點

標題或許言重了,剛畢業的修瑜甫進入脫離學校的舞蹈生涯一年多,但她確實在這一年多中,感受到某種巨大的轉變。去年一畢業,她放棄到亞維儂藝術節參與演出的機會,第一次參與周先生與舞者們的舞蹈旅行,今年她又第二次參與。這個選擇,她經過很大的掙扎,但她認為從觀看《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到成為義工,而後畢業製作中成為舞作劇場版的一員,到參與巡迴演出,對她而言這個過程很有意義。

她說,「如果沒有遇到周先生與舞者們,我應該還是一個按部就班的舞者。」就像學生時期的她。修瑜說,在和周先生(編舞者周書毅)與其他舞者們工作時,和他們聊天、認識他們的生活和對舞蹈的態度,這些都影響她頗深,在工作之中,她感受到自己真的是一個「舞者」,一個也能從自我意識中提煉出表演方式的舞者。

「下一個編舞計畫」是修瑜畢業後投件的其中一個平台,唯獨不同於之前幾次投件是和同學一起編創,修瑜這次選擇個人投件。直到獲選,真正開始排練,修瑜才感到,原來一個人在排練室自己面對自己是這樣的感覺,有點恐慌、有些緊張,需要完全地進入並面對自己的內心裡面。

修瑜總說自己可能太乖了,沒錯她是好學生,有條理、用心、又貼心。但她不輕易馴服,她有面對自己的勇氣,開朗的笑容裡她有顆柔軟而堅定的心。


這次創作《一刻》中的安靜與選擇


從一堂催眠課講起。修瑜曾在一堂課裡,經由催眠看見自己心靈的故鄉。那是一片湖,四周是高聳的大樹,像是在歐洲,一片很安靜、平穩的湖。這次在編舞計畫中的作品《一刻》,或許和她現在所處階段有關,意欲談「選擇」,談外在環境與內在的衝突,面對生活一連串提問,必須做的選擇,與從不安靜再回到安靜的內心。而湖的意象,是她在編舞時的想像源頭及重要聯想。




尋找一個安靜又不安靜的時刻

修瑜有一本筆記本,紀錄她從頭到現在的排練過程、排練前的思考,以及過程中迸發的想法、省思。裡頭有些隨手畫,以及很多文字。一確定徵件獲選她馬上就趁著打工休息間隙,寫下了整支舞的結構。「隨時翻到第一頁,提醒自己要記住初衷。」修瑜說。其中一頁,記著舞蹈旅行到南投時的一個夜晚,她到住處的陽台上,在好安靜的夜裡,聽見四面八方而來的細小聲響:呼嘯而過的車流聲、狗吠、水管的水流聲、蟬鳴。她說,這是安靜下來才能發現的不安靜。




第一次非常認真面對編舞

「七月時我也曾經一度黑暗。」修瑜分享她排練期間的一段困頓,她說:「有一天突然就沒辦法動了,暖身也動不起來。突然看到那面牆,磨蹭磨蹭著覺得應該可以,後來就找一個角落蹲在那裡,背靠著牆,一邊哭,哭到後來就睡著了。後來,在黑暗之中突然又覺得可以繼續。」直到後來她都不是很理解自己那一天和後來幾天延續發酵的黑暗是怎麼回事。或許與當時很多生活中的瑣事困擾接踵而至有關,但她需要釐清。修瑜說,這是她第一次非常認真面對編舞這件事。

從投件至今的「純」改變

「在面對自己去發現、察覺的歷程中,每一次的提問或發現都像洋蔥般一層一層剝開瞭解、定義,再從中專一的去分析所接收到的訊息,然後越來越接近動因核心,或許我發現的還不是最純粹的部分,不過這樣的過程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純的挖掘行動,我覺得這是我回應本次主題『純』所拋出來給自己在思維上及身體發展的回音。」修瑜在投件企劃中這麼寫著,是她對本屆編舞計畫主題「純」的回應。問修瑜從投件到現在,對「純」的回應或想法有什麼轉變嗎?修瑜說,投件時是希望透過創作方式,抽絲剝繭地,尋找純。而現在的感覺,是經由找到很多「不純」之後,選擇拿掉某些,反從不純之中找到純,它可能存在於這整個過程中的某些片刻。



 

修瑜晶亮的眼裡,有大剌剌與纖細敏銳並存的特質。她的《一刻》像是一個二十三歲的女孩駕著一葉扁舟,搖搖晃晃划向,又能不偏不倚地抵達湖的中心,有點驚險,還在尋找,但有屬於她的平靜。


----->>

2014下一個編舞計畫III「純.舞蹈」
10/310/5《發現—創作新鮮人》
從六十七件作品中選出五位風格獨特、具實驗精神、自由冒險的編舞新秀林修瑜、吳宜娟、劉彥成、蘇品文、王玟甯。

 * 9/26~28 <創造 - 下一個風景> - 林素蓮 / 田孝慈 / 謝杰樺 
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oK4bYlG1GfzAxPNgfuUl%2Fw

* 10/3~5 <發現 - 創作新鮮人> - 蘇品文 / 劉彥成 / 王玟甯 / 林修瑜 / 吳宜娟 
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oK4bYlG1GfxQ384NJMGKLw

* 雙週套票:同時購買《創造─下一個風景》+《發現─創作新鮮人》可享優惠價850元 (點入後選取"相關套票優惠"

演出地點 : 華山1914文創園區 中二館 果酒禮堂

策展人 : 周書毅
===========
周先生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