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下一個編舞計畫

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林璟如 X 下一個編舞計畫】講座分享

十二月了,周先生在今年的製作都一一落幕,與璟如老師的關係也是從編舞計畫開始展開,直到周先生與舞者們九、十月在北美館的製作《重演》,現在讓我們一起回顧周先生團隊第一次與璟如老師的接觸吧!



(原載於2011【下一個編舞計畫 I】節目冊)

時間:2011.6.5
地點:驫舞劇場
講者:林璟如
參與者:下一個編舞計畫之編舞者及舞者、製作團隊

在製作人周書毅邀請資深服裝設計林璟如,前來為與【下一個編舞計畫】參與者進行講座分享時,一句:「我早就想和年輕人一起玩!」豪爽地答應了。與雲門舞集多年合作,還曾獲國家文藝獎的林璟如,有顆熱情的赤子之心,且總想多了解現在從事創作的年輕人究竟在想些什麼!她問周書毅:「為什麼都不找我合作?」於是我們立刻邀請了她,【下一個編舞計畫】裡的年輕夥伴們與這樣的一位師長,都有著同樣一分蠢蠢欲動的實驗的心。

林璟如分享了她三十年來與劇場、舞蹈合作的經驗,現場還藉由與參與者針對個別舞作的直接提問,論及布料、材質等等問題,編舞者若能有基本的認識,也能對溝通有些許幫助。不過這都還是次要。她更強調服裝設計與編舞者在創作概念溝通上的重要性,以及編舞者如何更精準地傳達他們的想法,以幫助服裝設計的理解,進而互助互益,形成合作。

以下為講座結束後的最後提問,也體現了林璟如與舞蹈領域合作的態度思維。

專注在舞蹈這個領域從事服裝設計十七年的時間了,這十七年的時間是什麼吸引了您,讓您在後來熱衷於和舞蹈領域合作?這麼長時間以來,期間有怎樣的轉變嗎?有哪些不同的動力支持您這樣下去,是什麼樣的熱情?

我的熱情永遠不減,我會把自己的設計工作鎖定在舞蹈的領域上,很大的原因在於舞者,他是靠身體說話,跟戲劇不同,需要更深入去探討,編舞者內心真正想要呈現的東西是什麼;另外很重要而現實的是,我覺得在台灣能夠做戲劇服裝的人非常多,但是舞蹈其實不多。為什麼?因為它需要特別的結構,在打板的過程中,要特別符合舞者人體工學的剪裁方法,我覺得要讓舞者沒有負擔,他才可以在舞臺上盡情揮灑,就是因為這樣子,因為這一塊缺了,所以我就鎖定這一塊,我覺得或許可以為台灣的舞蹈界盡一點點的影響。這麼長的時間,曾經我也碰過非常多次非常多次的問題,讓我覺得灰心,例說製作時間不夠,編舞的人沒有辦法跟我更深入的溝通,或者是我不能夠很準確掌握他們想要做什麼。有很多的困難度,我在很短暫的灰心過程後,我覺得這是我的個性,我總是願意也覺得我應該要去面對這個問題,正面去面對這個問題,把這個問題來當作一個挑戰, 當作一個提升自己的方式,我覺得一關一關過了以後,我反而更開闊,就覺得更自在,在這個領域更自在。

我想表演藝術,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團隊在一起工作,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溝通。你要有一個好作品的呈現,在這個階段,一定要讓所有人都很清楚知道說:我們現在在做什麼事情,這個溝通就是有來有往,彼此互相了解,每個人的想法不同,除了你要盡量去把你心裡想的、你的方向,要講的非常清楚之外,所謂的「非常清楚」就是你要不厭其煩的一次一次去溝通。我覺得有一點現在特別要注意的就是:要用心去聆聽。因為你果沒有用心去聆聽的話,你不會知道別人的盲點在哪裡,對方的不理解、對方的誤解在什麼地方,所以就不容易去找到一個共同的創作。所以這個溝通,盡量地說、用心聽,我想是最重要的。


關於璟如

臺灣劇場資深服裝設計,三十年來合作對象遍及國內外各知名團體,參與演出設計作品多達兩百齣,近年致力於技術劇場新生代人才培訓工作。1992年獲傅爾伯萊特獎學金及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赴紐約遊學一年,參與紐約市立芭蕾舞團及紐約市立歌劇院五十週年演出之服裝工作。2006年獲第十屆國家文化藝術獎。
曾為雲門《行草》、《行草貳》《水月》、《紅樓夢》、《涅槃》、《我的鄉愁,我的歌》、《夢土》、《悲歌交響曲》、《輓歌》、《射日》等舞作設計服裝。其他重要作品有:芭蕾舞劇《柯碧莉亞》、《天鵝湖》、《胡桃鉗》,太古踏舞團《生之曼陀羅》、新古典舞團《灰瀾三重奏》、當代傳奇劇場《慾望城國》、《王子復仇記》,明華園歌子戲團的《燕雲十六州》、省立交響樂團歌劇《弄臣》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歌劇《遊唱詩人》、國家交響樂團歌劇《托斯卡》、《催斯坦與依索德》,無獨有偶劇團《火鳥》、《快樂王子》,音樂劇《棋王》、《仲夏夜之夢》等二百餘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