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下一個編舞計畫

2021年6月6日 星期日

從劇場到影像—林燕卿、許海文、張靜如、蘇品文專訪對談 (上)

 

( 左起 : 林燕卿、許海文、張靜如、蘇品文 )

靜觀未來身體影像短片展」隔一年之初(今年1月),訪問了四位當時作品有參與播映的創作者:林燕卿、許海文、張靜如、蘇品文(以下以名字簡稱)。選擇與四位創作者一起對談,首先是他們有相似的背景,先是身為編舞者或舞者,在劇場中打滾多年後,近幾年開始從事影像創作。

他們的背景和藝術關懷也很不同。燕卿、海文分別長年旅居英國、法國讀書工作,受到旅居國家不同的藝術刺激與養成,燕卿對生活中碎裂的片刻、片段以及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敏銳,海文則關注身體認同及其間引發的情感和疑惑。另一方面,張靜如的教育背景一路從理組、科學,到大學開始對舞蹈感興趣,研究所轉至藝術創作,她的藝術關懷則面向社會、權力結構;蘇品文離開台灣一年,這一年他在北京現代舞團擔任舞者,之後以獨立藝術家身份前往馬德里、柏林等地,2017年回到台灣後,專注研究女性主義、性別,及「裸」(nudity)如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表現其內涵並觸發討論,是他藝術創作的核心。

相似又很不相同的背景經歷,讓我們好奇創作及展演媒介的轉換,對他們而言有什麼不同?四位湊在一起能產生什麼樣的火花與對話,因而有了這個邀訪對談。

/ 許雁婷

訪問於20211月,線上視訊訪談。

(可先閱讀 關於他們這次參展的作品介紹)


以「靜觀未來」為楔子,待續

Q. 大家為什麼會來參與這次的身體影像展?

靜如:參加「靜觀未來」那支影片是剛好2019年拿到一個去法國駐地拍攝舞蹈影片的機會,可是2020年農曆年時後製完成後剛好遇到疫情爆發,本來影片是法國勃根地國際舞蹈影像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Vidéo Danse de Bourgogne)有出資,預訂影片會在那裡播放,但疫情後法國全面禁止活動,影片就播不成了。因為整個過程書毅都知道,要辦影像展時就有問我有沒有考慮這支影片拿來播放。我就說好啊,它也還沒機會跟觀眾溝通。

在法國Le Phare編舞中心駐地創作的張靜如作品《0 1 DO》
( 左起舞者 : Fabio Bergaglio、楊壁嘉楊雅鈞 )

 

Q. 所以法國那邊也沒有其他線上播映的機會嗎?

靜如:他們陸陸續續都有一些節目計劃問我要不要播放,但有時候是我沒辦法配合他們的活動,譬如線上座談,所以目前還沒有。但他們是有想推動一些線上節目,只是我還沒有參與。

 

Q. 海文的作品也是原本就有的作品對嗎?

海文:我是2018年完成的,2019年有在台北電影節放映,我那時候有邀請書毅來電影節看影片,但他當時沒辦法過來,後來是他聯繫我看這支影片能不能在影展播放。因為我這影片之前在其他影展放映時,主要觀眾群都不是舞蹈相關的人,而「靜觀未來」是我第一個參與以身體為主的影展,所以我也很好奇這樣的設定下觀眾的反應會是如何。另外我之前住在法國,去年才搬回台灣,想看看台灣觀眾的反映。

 

許海文 作品《孿生

靜如:我其實覺得很有趣的是在座都是女性,也看過另外三位的作品,有趣的是大家的方向也都不大一樣,這也是我覺得這個討論會蠻有趣的地方。


品文:我覺得女性在當代創作過程中有很多必須要拆解的權力關係,也因此女性在面對一個新的媒材的時候,同一時間把它當成一個全新的體驗,更細緻的處理它不同的層級,而不是只是把舞蹈變成影片,我同時在思考的是這個媒體與我的藝術產生的關聯性,以及它為我能夠拓展什麼語彙。我覺得女性在這件事情上是更敏銳更有覺察力的,所以我覺得不是剛好。


燕卿:我是剛好疫情發生,在網路上看到靜觀未來在徵影片,我本身就對影像很有興趣,所以所有的素材,有些在疫情發生前,有些是疫情開始後,看到徵選後我就想,既然有個品牌可以讓我把所有影像做一次整理。對我來講是我平常就在搜集所有東西,是平時的個人研究,剛好有這個平台像是一個窗口,另一個可以分享創作的平台。


那時候也疫情剛開始,突然很多報復式的線上影像、直播,但當時的我無法看到太多舞蹈影像,需要有點不同的影像刺激 ,所以想用其他影像、視覺來表現某一種舞蹈的質地。很多素材可能不只是身體,可能是大自然。蠻多大自然題材的出現,剛在隔離期間身邊最有生命力的,剛好是春天,所有東西都在生長,所以當時有很多大自然的素材流到裡面去,他提供了一個可以和別人分享的平台,至於是什麼看到的人可以自己去想,但我沒有想去強迫觀眾去哪個方向。

( 林燕卿在疫情時局創作的作品《斷 Fragment》 )


Q. 聽起來「靜觀未來」對燕卿是一個回顧和整理作品的契機?

燕卿:有點不太一樣。對我來說每一個影像或幾秒鐘的挑選或怎樣去連接,花了很多時間在轉場,我其實不太能用語言去描述。有些是情緒狀態的轉折,或某一個轉折可以把你flip(翻轉)到某個地方,我只能用我看到的影像去分享去說故事,有些故事可能是片段記憶,無法用文字描述。我的感覺跟觀者可能不太一樣,可是我比較想做真實我想做,或是我想傳達什麼訊息。比較破碎片段,這些不是只發生在我身上。It applies to everyone(適用於每個人),但是會發生在不同層面上。

靜如:聽起來燕卿像是以實驗影像的方式在做這支影片,只是素材是早就準備好的,整個思考邏輯是蠻以影像思維在推動並完成影片。

 

Q. 就技術上來說是的,但燕卿想表達的好像不只是這個?

燕卿:所有的影像素材、剪接都是iPhone做的,沒有用專業的器材,影片上很多不一樣的影像和畫質,最後我決定要黑白的世界,可以很舊,畫質不好也沒有關係。無限制封城中每一次我再回去看這個影像就有不同感覺,加上它是沒有聲音的,我可能會自己投射到不同片段,跟當初為什麼剪成這樣感覺不一樣。有時候還有很多矛盾點地在觀看這一部影像。

 

林燕卿在疫情時局創作的作品《斷 Fragment》 )


蘇品文「裸」的研究與藝術實踐


品文:書毅提出這個活動時正值疫情嚴重期間,對大家都有很大影響,我那時候就一直在觀望,也在想我可以提出什麼作品,直到書毅打電話給我,他邀請我提供作品時,我壓力非常大,每天都失眠,我覺得他好像在過程中給我一個課題是,藝術家不得不回頭去看自己過去的作品檔案、過往的記錄,他並不是要做一個新的作品,是要我去整理過往的作品,很像是被製作人趕鴨子上架做出來的。


蘇品文 《異鄉》攝影陳長志


Q. 那回頭看妳的作品有什麼發現?最後為什麼是這個選擇? 

品文:我2017年從北京回來台灣,作品轉向之後,我的作品和藝術關懷轉向之後就再也沒有做舞蹈影像作品,因為台灣習慣的社群的空間是沒辦法容許裸(nudity)作為藝術形式,所以我那時候非常專注在做現場展演。像是一個階段性的提醒,提醒我當初是怎樣一頭栽進研究「裸」的展演形式和創作形式。因為過往覺得不受時空限制和題材,我可以很容易地發佈舞蹈影像,可是當它一跨進nudity的時候,就馬上被下架了。我才重新理解到劇場是最後一個可以做nudity的。

 

Q. 在「靜觀未來中」播映的《異鄉》是什麼時候的作品?

品文:2014年在下一個編舞計畫有一個現場展演的《異鄉》是第二個版本,是一個關於旅行的系列。這次在「靜觀未來」裡面的《異鄉》是2017-2018年的三個練習組成的影像作品,剛好是在我人生中第一次失業的過程裡面。那時候我從北京現代舞團離開到回到台灣之間有兩個多月的失業,我在歐洲拍了一些東西。

 

蘇品文在2014年發表的短片獨舞《異鄉》 攝影陳長志

Q. 妳從什麼時候開始研究裸?

品文:2017年下半年,在那之前對nudity有興趣不等同於研究,因為研究是伴隨著實踐的。只是去看看裸體模特兒、看展對於一個以舞蹈以身體作為載體的藝術家來說不構成研究,因為編舞、舞蹈是非常需要身體實踐的。

 

Q. 它是包括劇場展演和2017-2018的三個影像作品?

 品文:對,做完那三個我就再也不想做了,因為我做作品需要分享我的想法,不能總是在那裡分享:「我的影片又被下架了。」我從事女性主義是為了要挑戰那個邊界啊,不是只是告訴大家極限就在這了。我覺得這麼小的事情去對抗這麼大的系統(臉書),我是要對抗十年嗎?

蘇品文在2014年發表的短篇獨舞《異鄉》 攝影陳長志
 


Q. 所以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影像出來也沒有這麼多平台可以發布嗎?因為除了臉書和YouTube,可能還有其他平台可以發布? 

品文:這就考慮到我的觀眾主要是來自台灣,跟我人在哪裡有直接的關係。我覺得這是劇場作品非常典型的狀況,現在線上有這麼多現代舞作品,不見得在台灣的舞者就會去看歐洲線上展演的節目,因為有個地理上的距離,除非你非常飢渴。我的觀眾主要來自台灣,台灣的觀眾主要都看臉書、YouTubeInstagram,我們有很特定的習性。

 

( 蘇品文的日常攝影 )


談國內外舞蹈 / 身體影像平台經驗

 

Q. 想請問大家有沒有參與過或知道其他舞蹈或身體影像展能夠分享?

靜如:我大概從2016年開始拍攝舞蹈影像,直到2017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一直有在推動台灣舞蹈影像平台,他們跟香港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的關係很好。藝術總監彭筱茵自己在澳洲也有認識一個編舞家也在做舞蹈影像,他2016年在台北試演場那邊開始做舞蹈影像的工作坊,做完之後有個播映會。2017年我去參加,工作坊是找一半舞蹈背景一半是影像背景出身,分成三組人,五天內要拍完剪完舞蹈影片。我跟別人合作完那支舞蹈短片後,因為美國有蠻多舞蹈電影節(dance film festival),我們就嘗試去投,其中我們投的一個美國猶他舞蹈電影節(Utah Dance Film Festival)有入選。

 

去年參加同一個影像展的活動,那個活動是24小時的舞蹈影像比賽,是全球的,寄一封群體email給你,告訴你主題、限制、一定要出現的東西之類的,就開始,24小時之內要把影片完成,交影片連結給他們,有評審評選,也會上傳到官方網站做網路票選,那也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

 

用關鍵字搜尋的話會發現歐美蠻多大大小小的舞蹈影像展,有些都做很多年了,亞洲相對少很多。所以舞蹈生態系舞團很致力於在台灣舞蹈影像平台的建立上。去年他們到台灣蠻多城市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坊。

 

品文:他們有一個全新的平台叫舞映島。我自己是「舞蹈南方」(註1)的國際製作人,有從靜觀未來也再邀請幾個片子,到西班牙馬德里的編舞平台,做五天的展映。我特別想要講的是在嘉義這一塊,規格有提高,我們是用全版的實驗劇場大小放映這些作品,我們還特別租借12000流明以上的投影機來放映這些影片,橫跨舞蹈劇場和現地創作的影片。身為製作人,我很驚喜會拿到這麼有力量的作品,我發現影像的格局在台灣太容易被釐米化了,在手機、電腦裡面看。在實驗劇場全版去看這些作品的時候,會被嚇到。剛剛燕卿提到的那些我都懂,因為她的作品就是在這個展映裡面表現最出色的,最令人驚豔的,我覺得她帶來很奇異的新東西。可是不是那麼幸運地每個人都有機會在一個大的平面上面去做一個這麼安靜的展映。

 

另外就是舞蹈影像有為我們帶來一個有點投機的、小小的政治置入。燕卿的影像有一些涉及裸,因為我們看到的是裸被高度藝術化的展品,所以我不用去跟觀眾宣告說這個作品有裸體喔,我們有很多國中的學生一樣看這些作品,台下沒有任何窸窸窣窣的聲音。我很驚訝這些作品被放在這麼高規格的質地中去展映所帶來的藝術完整度,其實幫助了我的觀眾能夠以一個欣賞的心態去看這些東西。這是超過我預期的,可以提問出藝術的概念,少掉很多憂慮。

 

海文:我參加過德國漢堡tanzahoi舞蹈節,去年九月的時候在由於疫情線上放映。我有去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眼睛影像博物館(Eye Film Museum)的Cinedans Fest看他們的舞蹈影像展。我第一次去的時候是第二屆,最終得獎的影片沒有任何舞蹈肢體的展現,比較是概念式的使用環境跟肢體。大部分的影片還是使用舞蹈語彙建構舞蹈影像,最後得獎這位沒有任何舞蹈背景,導演拍自己趴在路面上像是四肢無力癱瘓的身體被一條可能是釣魚線勾著,就這樣面趴地被釣魚線拖拉著穿越馬路,穿越正在跳廣場舞的大媽面前排隊等待進入博物館場的人行道…...等不同場景呈現出一種荒誕又無力的感受。導演以此概念在不同的城市拍攝我看的版本剛好是在台灣拍的,看到熟悉的地點、顏色城市互動是非常印象深刻的經驗。(註2

 

燕卿:我是參加「靜觀未來」以後才受邀去衛武營和品文製作的「舞蹈南方」。我在2015年時參與過朋友的VR影像演出。那個VR影像呈現有趣的地方是,場地上有不同的雕塑,隨著你掃到不一樣的雕塑,會有不同的故事情節,基於你本人的選擇,故事走向就會不一樣。受到佛洛伊德和寺山修司啟發。走完這趟旅程後它會給你一段人格分析,因為你的選擇,掉入的故事走向會不一樣。

 

影像展在英國很多資訊都能容易找到,因為舞蹈影像(screen for dance)已經很久,在學校裡就有這樣的課程。在我2003年來到英國的時候,學校就有這樣的課程了,讓學生選擇可以用影像做舞蹈,或給學生一些剪輯課程,讓舞蹈系學生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

 

觀看的方式:給他一樣的樂高,會堆出不一樣的積木


Q. 這會蠻不一樣的,當學生以身體為創作載體,同時在考慮展演的媒材時,影像放映已經是個選擇。在台灣的各種教育系統中如果可以有更多選擇,那會展開蠻不一樣的想像。 

燕卿:不確定是不是在那時候它對我的影響,但自己本身是對視覺蠻有感覺的人,當我可以把視覺放到影像的時候,我該怎麼把我看到的世界、想像的樣子放到這個框框,還有一樣的效果,是一直在學習的。現在這年代已經很多人在用手機拍東西了,舞蹈呈現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就是看個人想怎麼樣定義舞蹈。

 

對我來講有點難以定義,但觀看的方式有很多種,很多生活化的東西,有些動、不動,或是狀態。它開了一個窗口讓學生有不同的想像力,在整個觀看的方式,是更多方面的角度去切入,不同的堆積木方式,給他一樣的樂高,會堆出不一樣的積木。

 

品文:我覺得燕卿提到的舞蹈透過不同的眼睛,不管是攝影機或是人的眼睛,已經涉及導演、編創,我覺得在台灣的環境裡面是比較缺乏的,因為北藝大的主軸不是編導是展演,所以我不太確定要得到像這樣的格局是創作者自己努力。

 

我覺得影像真的好難喔,我一直看到好多人在這條路上失敗,昨天我才在YouTube上回頭去看follow的名單,回溯了幾位舞者、編導在幾年前都曾經試著建立他的影像平台,但我就發現他們都沒有更新,所以我覺得這個難度確實蠻高的,我蠻難過的。為了這些發展我曾經好興奮好期待喔,可是沒能真的發展起來。

 

(待續)

 

1:「舞蹈南方臺灣西班牙國際當代舞蹈創意交流」為三個舞蹈節共同舉辦:高雄衛武營臺灣舞蹈平台、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潮間帶舞蹈節、西班牙馬德里Certamen編舞平台。

2

德國tanzahoi dance festival網站:https://www.tanzahoi.org

荷蘭Eye Film Museum Cinedans Fest網站:http://cinedans.nl/


文章上線前海文補充影展經驗今年三月《孿生》有入圍今年荷蘭的Eye Film Museum Cinedans Fest但因疫情在歐洲一直很嚴峻所以改為線上除了影片放映還有論壇、導演交流。雖然看到的作品不多,作品的精緻度完成度很高,題材表現方式也很豐富,與七、八年前參與時規模擴大許多,希望之後有機會再次參與。」


從劇場到影像—林燕卿、許海文、張靜如、蘇品文專訪對談(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